
- 公立
- 综合医院眼科
- 20年以上
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西昌市三岔口西路155号。医院始建于1965年,经过50年的建设,医院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7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成为“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全州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唯一一所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是全州首批爱婴医院、省残联指定的首批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凉山州彝医药研究基地,长期参与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肩负着继承、发扬、发展祖国医学和挖掘整理研发利用彝族医药重任。医院还承担了全州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工作,乡镇卫生院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全州基层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导师单位,是全州唯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占地面积20.34亩,建筑面积22869.21m2。在岗职工491人,卫生技术人员455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正高8人、副高28人),中级职称74人,初级职称345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凉山州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学术技术后备人选5人,研究生13人,硕士学位专业人员11人。医院开设有内一科(心脑血管专业)、内二科(呼吸、内分泌专业)、内三科(脾胃肝病专业)、妇产科、儿科、针灸科、康复科、ICU(重症医学科)、外一科(骨外科专业)、外二科(肝胆及甲状腺、乳腺、普外专业)、外三科(肝胆及泌尿、普外专业)、外五科(神经及颌面外科专业)、肛肠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中医科、皮肤科、口腔科、碎石科、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斜弱视矫治中心、彝医药研究所等26个临床科室及相应专业、17个护理单元,9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400张,开放床位417张。年出院病人1.1万人次,门诊16万人次。医院总资产1.7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6216万元,专业设备4123万元。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腹腔镜、等离子、电子胃肠镜、CT、CR、DR、C臂、三维彩超、全身骨密度检查仪、远红外线疼痛治疗仪、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肝病治疗仪、肺功能检测仪、人工肝血浆置换仪、脂肪肝治疗仪、血液灌洗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十万元以上设备71台(件)。2014年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新址位于航天大道东一段,毗邻邛海湿地公园三期,占地70.15亩,建筑面积12.35万平方米,按“三甲”医院设置,编制800张住院病床。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是凉山州级重点专科,2013年列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我院的重点专科,1990年确定为州白内障手术定点医院。1994年11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998年12月被省康复办确定为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开放床位18张,拥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医师7人、护士10人.医师中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硕士生1人。主任唐友琴,主任中医师;护士长涂福梅,主管护师。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建有独立的手术室、治疗室、暗室检查室、视野检查室、眼底彩色照相及造影室等,拥有先进的进口超声乳化仪、眼科手术显微镜、眼A/B超、电脑视野计、非接触式眼压计、便携式眼压计、眼底照相造影仪、角膜内皮镜等检查设备。常规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胬肉、泪道阻塞、眼外伤、角膜炎及眼底等疑难疾病的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围手术期,辅以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自行研制的明目治障汤以滋养肝肾,益精明目。取得了良好疗效。开展中药泡剂配合耳穴埋豆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等特色疗法在州内受到好评。园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聚星障(角膜炎)、绿风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胬肉攀睛(翼状胬肉)诊断治疗及辩证施护是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的中医优势病种。


